top of page
搜尋


【學業成績不代表這個孩子的人生表現】
我自己接觸許多青少年,學校的成績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大的事情。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好像不在乎,但事實上,內心都很在乎自己的成績,因為他們在意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份量,而成績好像就是一種確認方式。

劉曉芸
2021年7月1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特殊的孩子 特殊的愛
生命的力量在哪裡?生命的力量就是在那句:我願意!生命最無奈、最無助的是我不甘願。當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,如果沒有符合父母的期望,或者他生下來有一點殘缺,有一點不符合我們正常的常人,對父母的打擊是非常大的,那種驚慌、驚嚇是很大的。但是,有很多父母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調整過來...

劉仁州
2021年7月11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

【「劉老師說」系列】高品質的互動,才會增進兩個人的關係
如果心情不好不能找伴侶,那要我們要「伴侶」幹什麼?
但是,如果你找伴侶,你是要伴侶來替你解決問題,或是你要伴侶一定要跟你站在同一陣線;這樣的情況,當然你有情緒的時候,你的伴侶會抗拒。

劉仁州
2021年6月2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生命課題沒有還回去,就會傳承下去
心理學上有一個講法:
某些觀念、習慣、行為、想法如果沒有還給父母,我們就會傳給兒女。生命課題還不回去,就會傳下去。

劉仁州
2021年6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父母的心聲
(網路文章,劉仁州翻譯) I gave you life, but cannot live it for you. 我給你生命,但不能為你而活。 I can give you directions, but I cannot be there to lead you....

網路文章
2021年5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【「劉老師說」系列】家有青少年,孩子出狀況,父母要越保持平常心
每一個青少年都像一顆未爆的炸彈,做父母的好像都抱著一顆炸彈在生活,一不小心按到青少年的按鈕,他就爆掉了。
國中、高中跟同學的關係對青少年來說,是很重要的。很多時候我們做父母的,要多跟孩子聊天,多聽聽孩子。我們不要有太強烈的價值觀,因為當父母有太強烈的價值觀時,孩子就不願意跟父母談

劉仁州
2021年5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【「劉老師說」系列】 給青少年犯錯與失敗的空間
這樣的一件事情,往往重點都不是對錯的問題。孩子也知道自己做了一件校規不允許的事情,那他要做的時候,是他想要做?還是同學邀他一起做?他要做的時候,是他完全沒有想到會被抓到?還是說他是冒著險,賭自己不會被抓到?當被抓到的時候,那個剎那他的感覺是什麼?很多時候,重要的是孩子的生命。

劉仁州
2021年5月1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做有力量的家長
孩子需要尊重,孩子不是私有財產,
孩子經由父母而來,但孩子不屬於父母,
父母是暫時的來照顧孩子,孩子的生命有自己的靈魂,
有一天孩子的靈魂要自己管理自己。

劉仁州
2021年5月16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母愛的迷思
母愛是一種天性。母親懷胎十月,又經歷生產的恐懼和苦痛,好不容易才呈現眼前的新生嬰兒,看著這樣的孩子,那份血濃於水的親情,已是人世界最強烈的連結,母愛無可比擬!
有些人在早年就失去母親、失去母愛;有些人漫長的歲月感受不到母親的關注,母親彷彿是失去愛的能力的人。這些不能陪伴孩子長大

劉仁州
2021年5月1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從女人到母親
對一個女性而言,生命從一個花樣年華的嬌驕女,走入一個為人妻、為人母的角色是一個浴火的歷程,不是被燒成灰燼就是浴火重生。但悲慘的事實是,我們的社會真正在婚姻和親子關係上,成為躍昇火鳳凰的母親,實在少之又少;而被燒去自我,燒成身心憔悴者比比皆是。

劉仁州
2021年5月1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母親節
母親節,
不是所有的母親都能快樂起來!
母親節,
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
發自內心的祝福母親快樂!
母親節,
讓我們一起關心全天下
「得不到愛,或給不出愛」的母親們,
希望有生之年、有朝一日,
她們的內心都有滿滿的愛,
從外在生活到內心深處都充滿真正的快樂!

劉仁州
2021年5月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打小孩,控制不住的衝動
一位媽媽迫不及待的找我線上個談,因爲她今天忍不住打了8歲的兒子,而且下手很重,她說,她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打小孩,可是今天像着魔一樣控制不住自己。

生命工作者
2021年5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【「劉老師說」 系列】生命的成長比問題的解決更重要
父母要相信遇到「困難的過程」對孩子是好的。
做父母的越平和、越平靜,
對孩子的困難的幫助就越大;
父母越緊張、越焦慮、越投入孩子的困難裡面,
這樣的父母沒有幫助到孩子,
反而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困擾。

劉仁州
2021年5月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父母教養孩子七大錯誤行為
《富比世》雜誌網站專欄作家凱西.卡普里諾(Kathy Caprino)點出了一般父母在教養上的7大錯誤行為:
1.不願讓小孩冒險:
「安全第一」成了許多養育小孩的父母的首要之務,總是盡可能地保護他們。但也因此剝奪了小孩進行有益的冒險的機會,這對小孩未來的發展會產生負面影響。

網路文章
2021年4月3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母親節之歌
對一個女性而言,生命從一個花樣年華的嬌驕女,走入一個為人妻、為人母的角色是一個浴火的歷程,不是被燒成灰燼就是浴火重生。但悲慘的事實是,我們的社會真正在婚姻和親子關係上,成為躍昇火鳳凰的母親,實在少之又少;而被燒去自我,燒成身心憔悴者比比皆是。
形式的母親節慶祝活動有什麼意義?

劉仁州
2021年4月2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孩子是上天派來的
父母生下孩子,有各種理由,也有各種心情。孩子,有被需要、不被需要,有被期待、不被期待,但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所喜悅的,是上天派到每一個家庭的天使!

劉仁州
2021年4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【第19屆 少年營 孩子篇】 每一個孩子都有潛力
有許多人在問,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把小孩拉到那麼遠的地方去辦活動?不只成本拉高,家長們也會擔心。或許這是EQ協會的堅持,小學三年級開始,孩子們大概是十歲左右。十歲是一個關鍵的分水嶺,我們對孩子的期許不是他長大後能考到那一所大學,而是這個孩子長大後,有沒有「獨立」的能力。

劉靜哲
2021年3月3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生命的本質--獨特、珍貴、美好
是誰給我們生命的本質?
是老天!不是父母;父母的做為,父母怎麼做自己,父母怎麼對待子女,是在照顧、保護孩子「生命的本質」,還是在迫害傷害減損孩子「生命的本質」?

劉仁州
2021年3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國、高中生的危機與轉機
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覺和需要,學習愛自己,學習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。父母要從控制轉換成扶助,停止對孩子的期望,而是盡力的去了解孩子對自己的期望。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特質、專長、興趣,並在孩子有一點點的努力、進步和成就時,能即時的、適切的給予肯定和讚美。

劉仁州
2021年3月7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【「劉老師說」系列】家有青少年,父母要難得糊塗
父母要難得糊塗,也就是「裝糊塗」:
什麼都知道但是裝作不知道;看得很清楚,但是有時候講話會給年輕人留三分情面,有時候甚至只是稍微點一下而已。

劉仁州
2021年2月2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