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
【「劉老師說」系列】我們與父母的關聯,就是我們要學習的生命課題
也許我們的童年、也許我們的出生,都不是被父母所喜愛或是祝福的,但是當我們全然的相信,也能夠接受「不管怎麼樣,我都是上天所喜愛的」;我會跟隨這樣的父母,上天有祂的用意,有要我學習的地方。

劉仁州
2021年2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663 次查看


【「劉老師說」系列】生命的獨特性,不可比較
生命的學習,不論是從課程、書本、聆聽演講等各種管道吸收到知識與概念,頭腦認知後,我們要內化,融會貫通放入生活中。但要在生活中運用、使用、熟練,是需要時間,是有過程要慢慢走。

劉仁州
2021年2月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602 次查看


【「劉老師說」系列】 向生命學習
生命的課題,沒有所謂的「不需要去面對」。
生命的課題,很多時候我們不去面對它,它會來面對我們。

劉仁州
2021年2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670 次查看


【「劉老師說」系列】可以受傷的大人
要成為一個好的老師或是一個好的父母,這個成人需要有很多的能力,但是其中一種最重要的能力,就是「被傷害的能力」。

劉仁州
2021年1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673 次查看


【「劉老師說」系列】感覺,需要好好的被陪伴
如果我們小時候發生了一些事情而沒有被陪伴,那個感覺就會延續下來;長大了如果碰到某一件事情,那個感覺就會特別的強烈。那是因為過去曾經有一個事件的感覺,沒有被好好地陪伴。

劉仁州
2021年1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549 次查看


【「劉老師說」系列】外遇,怎麼辦?
如果我們不能夠為自己的問題好好的去感覺,好好的去表達,那麼我們的身體或者我們的生命,就會藉著生病、藉著發生意外,來傳達這個訊息。外遇,可以說是一種生病,或者說是一種意外,它也是在傳達生命本身沒有辦法表達的那個訊息。

劉仁州
2021年1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169 次查看


【「劉老師說」系列】面對生命的課題,不要預設立場
很多事情的「成」跟「不成」,不是事情的重點,
因為那是「生命的課題」,而不是這個事件本身「成或不成」的問題。

劉仁州
2021年1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76 次查看


【「劉老師說」系列】夫妻相處--感覺與事實
當一個人在講話的時候,他是講「他的感覺」,還是他在講「事實」;而我們聽的人,我們是在聽他講他的感覺,還是我們是在否定他的感覺,用事實在跟他講話?

劉仁州
2021年1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251 次查看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