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行 動 週 報 第 012號

作家相片: 劉仁州劉仁州

2011年02月05日

撰寫:劉 仁 州


我們兄弟姊妹四人,還有配偶、孩子們總共14人,圍爐共享年夜飯,然後發壓歲錢,打牌玩遊戲,過程中有說不完的往事和笑料。


年初一,我們又一起到橋頭糖廠野餐,騎腳踏車、打羽毛球,又是笑又是鬧,看著8個孩子逐年的長大,我們四個不覺得也都到了「奔六」的年齡。

初二,回到媽媽的娘家,上一代的只剩下大舅媽,但有很多的表兄弟姊妹,和更多更多到數不清的孩子們,好大的一個家族,我們好久沒有聚在一起。我、麗雪、貴珠,來自華人行動,我們對家族的力量充滿了尊敬,也有更多的熱情去探尋更多我們不知道的家族歷史。


靜哲則是第一次在對岸過年,他說:「今年我的過年是在大陸的江陰與張玥的親人們一起過,也讓我體會了在這邊過年的一些傳統習俗。這裡過年的時候每一家都要動手做餛飩還有湯圓。代表家庭團圓的意思,過年期間到親戚家,都可以吃到餛飩。除夕,我們在家裡吃飯,然後晚上一邊打牌一邊觀賞電視節目。在大陸過年,大家都在看春晚節目,我是第一次看,很好看。我特別喜歡看的是『小品』,就是一個很短的戲劇,每一個小品都很有張力而且很好笑,充滿過年的喜氣。當然各個族群的歌唱也是非常的好聽,雖然早就知道大陸是多元化民族,但看了才知道有些甚至我都不知道的民族,非常具有特色,我看了覺得很驚奇!」


張玥:「這一周,有許多其它事情發生,特別是看到我們家的家譜,著實讓我驚訝了!厚厚的16本祖譜,線狀豎排本,印刷清晰、裱裝精良,還裝在一個大木箱裡,提都提不動。看完祖譜,我才知道,原來,我的祖先叫“碧溪公”,我是碧溪公第十五代世孫,哇,說起來,都很有名頭,很驕傲的感覺!在族譜裡,我居然還看到“張良”的名字,對,就是歷史書上的那個有名的張良!太厲害了!」「其實,在中國傳統中,家譜裡是不記錄女性後代的,只記錄傳宗接代的男性。但因為我爸爸只有我這一個女兒,所以,也把我寫進去了。而我爸爸這個張家,目前,已經是第十六代了。我還在家譜裡看到我堂哥的照片,因為他是我爸家裡的長子長孫。爸爸說,他們去領祖譜的時候,非常熱鬧,分佈在各地的張家後代,齊聚一堂,雖然大部分都不認識,但對於每一個人來講,他們的血脈卻是相連的。對他來講,這是一件極其神聖尊榮的事情。我也很驕傲,我家居然有保存的這麼完好的家譜,每一代人的生平業績,都寫得清清楚楚,來龍去脈,認祖歸宗,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誰,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,心裡自然生起許多愛與尊敬,打心底裡對自己的生命有一種認同感和榮耀感。我也更能理解,為什麼『家族』、『祖先』,光宗耀祖,傳宗接代,對於我爸爸一家,那麼重要了。」



偉傑回到馬來西亞和家人過年:「今年的過年,大家都到齊回家吃團圓飯。記的上一次的『到齊團圓飯』是在我初中一年級的時候,是8年前的事了。除了和親戚吃團圓飯,我也和朋友聚在一起吃飯聊天,有說有笑。這些畫面,和家人團圓、和朋友相聚,不光只是想就會出現的,我發現,想要這些畫面的出現,是需要付出代價的。與家人和朋友的互動需要付出時間、關懷、真心、誠實、純潔、無私、感恩,最重要的是接受對方的不一樣和不完美的地方。」


但一樣的馬來西亞,翠菁的家鄉就沒有那麼興奮的過年,因為就在這個年關當頭,淹了大水。翠菁:「水在九點進入屋子,在非常短的時間便迅速高漲,雖然大家已有水災的心理準備,但水勢仍是嚇人。我們爭取時間將屋內的物品置放在較高的地方,一番張羅之後,已經是午夜十二點。在客廳的水位已達及膝蓋,而廚房的水接近腰部了,所有的水電供應也中斷,從我家眼望出去,是一片汪洋。由於我家是兩層樓的建築,因此當晚大家便在二樓過夜。那一晚,根本無法安睡,幾乎每一小時都醒來觀察水勢。當時水勢仍然不斷高漲,但速度已經緩慢許多,只是大雨仍然不斷,讓人憂心。凌晨五點,水位開始下降,我才算是放下心頭大石,安心睡覺。只是那一晚非常不踏實,聽著雨聲及想著樓下的水患,感覺自己是睡在汪洋中,隨時會被沖走,極度缺乏安全感。…直到年初二,我的家人才算提起勁來拜訪親友。我也聯絡一些舊同學,只是話題仍圍繞在水災。很多的談話後,發現值得慶幸的是親友都平安,如此大水患大家能平安無事,真是兔年的最佳禮物!」


3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