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劉仁州

【讓老人的靈魂,平靜的走向另一個世界】自己生命平靜了,才有能力聽老人家說話

(劉仁州老師 2010 系列講座)


我們要為老人家留下更多的記錄,讓我們更記得老人的一生。要做這樣的工作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如果我們自己的生命沒有整理好,我跟你講,你不想做,而且你也沒有能力做。你沒有能力聽他說,你也不敢聽,你越聽,你就越生氣。


如果我們年輕人想要幫助老人家的生命,讓他能夠安定、平靜地離開這個人世間,那我們一定要先把自己的生命照顧好。


第一個,把你自己的關係——夫妻關係、親子關係照顧好,讓你的工作、生活沒有太大的困難跟憂慮。當這些生活不成為一個壓力,你自己的生命也比較能夠安定、平靜,並且感覺到有力量。如果你的生命是沒有力量的生命,沒有力量的生命是指不知感恩,也不知悔改的生命,我們只會要求,只會怪罪、指責別人,你不會想要去感恩他,也不會想要去彌補一些過去不對的事情,或者不舒服的事情。


把自己的生命整理好,這是很重要的,把自己的關係,把自己的家庭,把自己的事業處理好。


再來,把自己生命的內在處理好。我們的內在都跟我們的成長——也就是跟我們的童年有很大的關聯。我要很鄭重的講:哪一個人的童年沒有創傷?任何人,即使你的父母再成熟,你的父母再專心地關照你、照顧你、保護你,成長的過程總是會有受傷的時候。特別是我們越大之後,越發現父母的不完美,父母常常有時候脾氣不好,父母有時候他們的行為不好,父母有時候他們人生的際遇不好,身體不好,這些都會給我們做為他的兒女的帶來很多的痛苦、驚嚇,甚至很多受傷的感覺、羞愧的感覺、憤怒的感覺。這些在我們童年的時候、青少年的時候,或多或少都會發生過。


有些時候我們會感覺到父母眼光不在你身上,父母總是比較偏愛另外一個兄弟姐妹,或者父母把他的時間、金錢在做分配的時候,你得到的都比較少,或者你得到的都比較不好,總是別人得到比較多,或者父母把你當做工具,用來滿足他的欲望,或者幫他做很多的事情。


所以很多時候,我們的成長有很多的受傷的經驗,這些受傷的經驗,如果沒有處理,當父母年紀大了,我們長大了,有力量了,常常會不知不覺的、莫名其妙的,我們就會顛倒位置,變成我們是父母,他們是小孩。


他們有時候做事情會不小心,會說錯話,我們就會有一股忍不住的憤怒跑出來,就會出言不遜,就會責備、怪罪。甚至有些時候,我們還會想要懲罰他們,一頓飯不給他吃,煮得不好吃一點。很多時候,你就會發現,不知不覺中,小時候的很多事情就會跑出來。


我們在夫妻關係、在親子關係上面,常常會有小時候的一些未了事件的投射,但是我們跟老人家的相處也會有投射。我們早年的一些事情沒有處理好,我們長大之後跟父母的關係也會不容易,所以我們一定要學習。


再來,照顧老人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跟態度,就是不要想改變他們。


不改變老人家的前提之下,我們來追求如何跟他們和諧、和平地相處。不改變的意思就是,心裡面那句話要換過來,那句話是什麼:「你怎麼會這樣?你怎麼老是這樣?你可以不可以不一樣?」這句話要改成:「我知道你是這樣,你可以這樣,你這樣沒有關係。」


讓父母就是那個樣子,而不要每天心裡面都希望他們不要一樣。比如說父母都還在的,他們可能從你小時候吵架吵到現在,只要你回家去看他們,他們還是在吵。有些時候我們就會想,都已經吵二十多年了,你們還要再吵嗎?就像我兒子對我說的一樣:「你跟媽媽都已經二三十年了,你們講話怎麼老是這樣?你都沒有改變。」


兒女的心中總是盼望、渴望父母能夠改變,

但是一個成熟的子女知道,

父母年老的時候,不會要求他們改變,

要改變的是我們。


也就是說,父母這樣的言語,父母這樣的行為,父母這樣的人生的態度,我可不可以有一種不同的方式來了解跟接納?


生命真正的學習不在於改變對方,

而是在於尊重、瞭解跟接納對方。

所以,你對他的生命,你能夠了解多少,你能夠接受多少?


特別是每一個讓你難以忍受的言語、行為,一定有它背後形成的原因。有很多父母親講話的方式跟口氣,我跟你講就跟我們的祖父、祖母、外公、外婆一模一樣,那個是「家傳」的。所以你怪你父母,你父母又怪他的父母,他的父母又怪他的父母,你要追蹤到第幾代?


這個口氣是誰傳下來的?只能說是傳家之寶。


你要不要傳下去,由你決定。








198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