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【讓老人的靈魂,平靜的走向另一個世界】準備自己,面對「死亡」

作家相片: 劉仁州劉仁州

(劉仁州老師 2010 系列講座)


死亡不是只有發生在某一個人家裡,

死亡是每一個人的家裡面都會發生。


我們的父母年紀大了,有一天他們會離開,我們要有心理準備。你自己透過很多別人的死亡,你學習面對死亡。現在有很多書、影片,也幫助我們去學習面對死亡的感覺,跟面對死亡的態度。我們應該要在這方面有學習,如果你四十歲以上,那你的父母一定是六七十歲——如果他們還在的話;我們要去學習


父母年紀大了,發生了重大的疾病,進醫院、動手術,甚至要住院很久。有些時候,我們每一次都要當做最後一次。因為很有可能,這一次進去就出不來,我們常常要對死亡抱持敬畏的心理,但是不需要過度的恐懼,所以我說:「尊敬。」


我們做子女的在面對死亡的時候,

當我們沒有那麼大的恐懼感,

我們才能夠幫助我們的父母,

去面對他們人生最後的階段。


讓父母也能夠開始去面對跟思考死亡的可能性,很多老人家很忌諱去談論死亡,但是很多時候,如果他越怕,他在過世的時候就越不平靜。


老人家他能夠去接受「死亡也是一個旅程」,甚至他準備好了嗎?


我的岳父八十歲了,但是從他還不到七十歲的時候,他就在交代:我死後的照片就是這一張。然後,我的喪禮、我的儀式,我希望怎麼辦,他都做了交代。然後家裡面,哪些地方他有藏錢。


常常爸爸媽媽一點都沒有交待。如果有機會,在這個方面去跟父母親透過一些技巧、方式去談,然後去做好準備。


在韓國的時候,我在一個偶然的機會,參加一個活動,他們說這個飛機快要撞毀了,在飛機上我們每一個人只剩下最後的十分鐘,把人生最後的交代都寫好,放在那個黑盒子裡。這個黑盒子保證不會被燒掉,我們寫下來的紙最後一定會被看到,寫給誰都可以。


在那個時候,因為做這個練習,我開始寫我人生最後的交代。結果寫到一半就被拍肩膀說:「你死了,要去躺在棺材裡面。」我真的被帶到隔壁房間去躺在棺材裡面。但是躺完了之後,我覺得我只交代了一半而已,覺得很可惜,就回來繼續把它寫完,寫完我人生最後的交代。


我發現寫完了那個之後,我的心情變得很平靜,所以不一定說我好像日子不多了,趕快做交代。其實我現在還年輕力壯,我只有三十歲、四十歲,但是我這一生我希望人家怎麼看我,怎麼了解我,我可以自己把它寫下來。每一年我都會改,每隔一段時間,我可以把它撕掉,我重寫也沒關係,但是至少,我有一個準備。


我想,今天這個講題「怎麼樣讓老人家的靈魂,平靜地走向另外一個世界」,有很多我們可以探討的。但時間的關係,我就在這個地方停住。






166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